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九專家出馬點評張悟本現象

?
谷曉紅: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教授,主任醫(yī)師,博士研究生導師,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校黨委副書記
?
■某種食物“包打天下”,違背中醫(yī)根本
?
養(yǎng)生是指養(yǎng)護生命,也叫攝生、厚生。古代從《禮儀》就開始有記載,人要厚愛生命,要保衛(wèi)生命,所以咱們國家叫衛(wèi)生部,日本叫厚生省。
?
養(yǎng)生內容很多,包括神養(yǎng)、氣養(yǎng)、藥養(yǎng)等等,食療就是養(yǎng)生術里的其中一術,古代也叫食養(yǎng)。食養(yǎng)最早出現在《黃帝內經》,“五谷為養(yǎng)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益精氣。”谷、肉、果、菜代表全面的食物,你把它們都吃完,就能夠達到不生病,這非常符合今天的營養(yǎng)學。而且中醫(yī)認為在平衡飲食的基礎上,因人、因地、因事、因病、因季節(jié)的不同,飲食的模式也應該有所不同,不能你吃茄子,他也吃茄子,什么季節(jié)不管都吃茄子。
?
為什么說只有“上工”才能“治未病”?因為養(yǎng)生與治療不可能分家,找張悟本的人多數是奔著治病去的。只有具備醫(yī)學的基本知識、受過專門訓練、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的人,才能判斷你這個肩背疼痛到底是單純感受風寒,還是心絞痛、膽囊炎或者頸椎病,否則都去自己捏腳、甩手、吃生茄子,就可能貽誤病情,要人性命啊。
?
其實傳統(tǒng)中醫(yī)養(yǎng)生觀非常中庸、和諧、不劍走偏鋒。從來沒有靠某個或某類食物“包打天下”的說法,講究五味調和,歷來提倡多樣、平衡和適度的原則,而且在“太過”與“不及”這對矛盾中,更強調“太過”對人體的影響。
?
我們國家做過兩項公眾調查,一是中國居民健康素養(yǎng)調查,一是中國公民科學素養(yǎng)調查。健康素養(yǎng)達標者,100個人里面只有不到7個人;從1992年到2007年,國家做過7次公民科學素養(yǎng)調查,2007年的數據,我國公眾達到科學素養(yǎng)水平的比例為2.25%,13.3%的中國公眾真正迷信, 26.6%的人相信“相面”。科普工作任重道遠哪!
?
百姓需要健康知識但有誤區(qū)。我自己出門診的時候,一個24歲的女研究生,搞服裝設計的,1.74米的個兒,92斤,到我這兒來要我給減肥。我一看,你很瘦啊,還減肥?她說我臉大,您得給我減,最好是瘦這里、瘦那里,有部位地來減。我跟她說我做不到。
?
教育確實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?,F在一些大學和機關請我去談中醫(yī)知識,他們這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,跟我說他們真不知道到底聽誰的了,張專家說吃綠豆,李專家說吃紅豆,王專家又如何如何,希望我們能來給糾糾偏。
?
- [事件]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-03
- [事件]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-03
- [事件]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-03
- [事件]“棗核型身材”容易招病04-02
- [事件]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-02
- [事件]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-02
- [事件]一把玉米測腸道健康04-01
- [事件]腸息肉離癌約5~10年04-01
- [本站]胼胝.拇外翻.五指襪04-03
- [事件]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-03
- [事件]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-03
- [事件]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-03
- [行業(yè)新聞]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(fā)布04-03
- [事件]“棗核型身材”容易招病04-02
- [事件]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-02
- [事件]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