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大橫穴

【名稱】:大橫
【歸經】:脾經穴
【拼音】:Dà héng
【國際標準代號】:
SP15
【定位】:在腹中部,距臍中4寸。
【主治】:泄瀉,便秘,腹痛。
【刺灸法】:直刺或斜刺0.5~1.5寸。可灸。
【經絡視頻】:
點擊觀看視頻
【描述】:
[穴義]脾經氣血在此形成水濕風氣。
[名解]
1)大橫。大,穴內氣血作用的區(qū)域范圍大也。橫,穴內氣血運動的方式為橫向傳輸也,風也。大橫名意指本穴物質為天部橫向傳輸的水濕風氣。本穴物質為腹結穴傳來的水濕云氣,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熱,水濕云氣脹散而形成風氣,其運行方式為天部的橫向傳輸,故名大橫。
2)腎氣。腎,水也。氣,天部的氣態(tài)物也。腎氣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氣富含水濕。本穴物質為腹結穴地部泥水混合物氣化的水濕云氣,在向本穴運行的過程中,它是由天部的稍高層次橫向傳至本穴的天部稍低層次,水濕進一步集結在云系之中,如腎水之運行,故名腎氣。
3)人橫。人,氣血物質所處的層次為地部之上、天部之下的人部也。橫,穴內氣血運行的方式為橫向傳輸也。人橫名意指穴內氣血在人部橫向傳輸。理同大橫名解。
4)足太陰陰維之會。本穴物質不光有天部的滯重水濕云氣,同時還有腹哀穴下行傳來的地部經水,其地部經水由本穴外溢脾部,有陰維脈的氣血特性,故為足太陰陰維之會。
[氣血特征]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風氣和地部的經水。
[運行規(guī)律]水濕風氣向腹哀穴上行,經水循脾經下行。
[功能作用]轉運脾經水濕。
最新文章
- [事件]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-04
- [事件]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(fā)04-04
- [事件]鼻涕為何會五顏六色04-04
- [本站]胼胝.拇外翻.五指襪04-03
- [事件]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-03
- [事件]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-03
- [事件]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-03
- [行業(yè)新聞]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(fā)布04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