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《別有病》網(wǎng)站

bybcn
別有病首頁>>網(wǎng)評>> 事件>> 淺談五行在中醫(yī)學中的運用

淺談五行在中醫(yī)學中的運用

byb.cn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10-8-8 07:17
【分頁導航】

?

  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和傳遞,謂之傳變,即本臟之病可以傳至他臟,他臟之病亦可以傳于本臟。從五行規(guī)律來說,則病理上的傳變主要體現(xiàn)于五行相生的母子關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關系。

?

  (l)相生關系傳變包括"母病及子"和"子病犯母"兩種情況:

?

  母病及子,又稱"母虛累子",系病變從母臟傳來,并依據(jù)相生方向傳于屬子的臟器。臨床多先見母臟病候,繼則又見子臟病候。如水不涵木證,即腎陰虧虛,不能滋養(yǎng)肝陰,陰不制陽,以致肝陽虛亢,臨床可見腰膝酸軟,耳鳴遺精,眩暈,健忘,失眠,急躁易怒,咽干口燥,五心煩熱,顴紅盜汗等癥。

?

  子病犯母,又稱"子盜母氣",系病變從子臟傳來侵及屬母的臟器,臨床多見先有子臟病候,繼則又見母臟病候。如心肝火旺證,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,可見心煩失眠,或狂躁譫語,口舌生瘡,舌尖紅赤疼痛,又兼見煩躁易怒,頭痛眩暈,面紅目赤等癥。

?

  (2)相克關系傳變包括"相乘傳變"和"相侮傳變"兩種情況:

?

  相乘傳變,即相克太過而致疾病傳變。如木亢乘土,即肝脾不和證或肝胃不和證,臨床多見肝氣橫逆,侵及脾胃,導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亂。多先見肝病證候,繼則又見脾氣虛弱或胃失和降證侯。如肝氣橫逆,可見煩躁易怒,胸悶脅痛,眩暈頭痛等證。橫逆犯胃則繼見惡心,噯氣,吞酸,嘔吐等癥。橫逆犯脾則繼見納呆,厭食,脘腹脹滿,大便溏泄或不調(diào)等脾虛失運病證。

?

  相侮傳變,即反克為病。如木火刑金,即肝火犯肺之證,臨床多見心肝火旺,肝火亢逆,上犯肺金,灼傷肺津或肺絡,一般先見胸脅疼痛,口苦,煩躁易怒,脈弦數(shù)等肝火亢盛之癥,繼則又見咳嗽,甚則咳血,或痰中帶血等肺失清肅之候。由于肝病在前,肺病在后,病變由被克臟傳來,故屬相侮規(guī)律傳變。

?

  應當指出,所謂五行母子或乘侮關系之傳變,在臨床上并不是必定要發(fā)生的,此種傳變發(fā)生與否,還與臟氣虛實、病邪性質(zhì),以及護理治療等多方面因素或條件有關,一般來講,臟氣虛則傳,臟氣不虛則不傳或難以傳變,對此應靈活看待,不能機械理解。

?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