欄目類: |
全部文章 |
原創(chuàng) |
網(wǎng)評 |
視頻 |
行業(yè)新聞 |
投票調查 |
網(wǎng)友原創(chuàng) |
養(yǎng)生名人 |
有什么別有病
- 關于開展上門經(jīng)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(wǎng)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別讓猶豫誤了事
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3-1-10 00:01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網(wǎng)絡上有句話,叫“猶豫就會敗北”。意思是存在諸多選擇時,猶猶豫豫會讓人錯過機會,甚至帶來惡果。法國哲學家讓·布里丹把這種決策過程中的猶豫不定、遲疑不決的現(xiàn)象稱為“布里丹毛驢效應”。
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賴巧珍
《生命時報》 2022-12-20 第1666期 第15版話說布里丹養(yǎng)了一頭小毛驢,他每天都會向附近的農(nóng)民買一堆草料來喂。有一天,農(nóng)民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,這時兩堆草料與毛驢之間的距離完全相等,可憐的毛驢就左看看右瞅瞅,始終無法決定選擇哪一堆好。毛驢就這樣來來回回、猶猶豫豫,最終被活活餓死了。生活中,我們很多時候都像這只驢子一樣,猶豫著出門穿什么、中午吃什么、選擇大城市還是回家鄉(xiāng)發(fā)展、是立馬考研還是先工作……都想要最好的結果,左顧右盼,陷入糾結,最后不但效果不好,還錯失許多機會。
做大小決定都要猶豫半天的人,可能出于以下三種原因。
一是完美主義傾向。他們希望通過左思右想、反復考量來避免出錯或者不完美的結果,因此總是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窮盡信息計算、分析。
二是對于未知的不確定。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糾結,是因為對于要做的選擇準備的信息不夠充分,無法判斷結果是好是壞。
三是害怕犯錯和承擔后果,不想因為自己的錯誤決定導致不良后果,于是猶豫不決,期待別人來替自己做決定。
做決定前花時間權衡利弊無可厚非,但很多東西無法權衡利弊,很多信息你無法收集完全,過多的猶豫反而會讓我們錯失良機。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選擇,如果事事都深思熟慮,那精力和時間就會不夠用。對于有決策困難的人,可以從以下方面改善:
1.明確目標,果斷拍板。做決定時想清楚目標是什么,然后倒推,排除那些與目標無關的“干擾項”,以此來決定你當下的行動。比如你三年內的目標是升職成為主管,那么下班后的時間就要用在業(yè)務能力升級、人脈拓展上,雖然也想涉獵文學藝術,但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還是應以目標為主。直接從事物的終點去思考,可以幫助重新審視現(xiàn)在糾結的事,也能從更長遠的利益出發(fā)。
2.把握時機,迅速執(zhí)行。好的機會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,當你在猶豫觀望之際,機會本身也在發(fā)生巨大變化。因此,應該把握時機,該出手時就果斷出手,毫不猶豫地行動。
3.簡化生活,減少選擇。“少則得,多則惑”。生活中有很多小事,不值得花費大量精力去思考。衣食住行做減法,每天規(guī)律辦事,不在瑣事上糾結。對于不熟悉的事,從一兩個官方渠道獲得權威建議,直接執(zhí)行即可,不必窮盡各種信息。面對眾多選擇且沒有任何偏好時,直接抓取一項,不再過度比較。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發(fā)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...04-22
- [事件]“小胖墩”為何越來越多04-22
- [事件]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-22
- [事件]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(yī)04-12
- [事件]放低語速有技巧04-12
- [事件]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(fā)怒04-12
- [事件]“先菜后飯”并非人人適合04-11
- [事件]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-11
最新文章
- [事件]發(fā)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...04-22
- [事件]“小胖墩”為何越來越多04-22
- [事件]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-22
- [事件]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(yī)04-12
- [事件]放低語速有技巧04-12
- [事件]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(fā)怒04-12
- [事件]“先菜后飯”并非人人適合04-11
- [事件]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