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-02
-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-09
-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-02
日本年輕人“孤獨死”增多
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4-8-31 00:01
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生活與社會隔絕 還拒絕外界幫助 日本年輕人“孤獨死”增多
日本法律中沒有對“孤獨死”進行明確定義,東京都監(jiān)察醫(yī)務院將其定義為在自殺或死因不明等異常死亡事件中,于自家死亡的獨居者。日本《東洋經濟》周刊2022年12月報道稱,20世紀中期以來,日本有更多人期望擺脫血緣、地緣等傳統紐帶束縛,向往一個人能獨立生存的社會。其間,人際關系形態(tài)開始發(fā)生變化。20世紀90年代,日本男性和女性的終身未婚率首次超過5%。與此同時,工業(yè)化迅速發(fā)展,雖然政府在城郊建了大量的集合住宅區(qū),但社區(qū)居民的后代仍不斷遷往城市中心,留下許多老人獨守空巢。
20年前,千葉縣松戶市常盤平成為第一個有居民“孤獨死”的社區(qū)。當時,一名男子在公寓中死亡,且三年都未被發(fā)現。由于他的房租和賬單都開通了自動支付功能,一直到積蓄耗盡,人們才注意到他的死亡。2004年,當地居民自發(fā)開展“零孤單死”運動,并在社區(qū)中安裝帶傳感器的監(jiān)測設備,以評估住戶的出行是否正常。
2007年,日本政府圍繞預防“孤獨死”開展長期調查研究,并在2021年首次設立“孤獨·孤立對策擔當大臣”和“孤獨·孤立對策擔當室”,不僅制定了相關政策法案,還通過與社區(qū)、企業(yè)和組織合作,建立援助系統。2024年4月起,日本政府將孤獨、孤立問題定為“社會全體課題”,并開始實施《孤獨、孤立對策推進法》,規(guī)定地方政府有義務設立由支援團體組成的地區(qū)委員會,在各地培養(yǎng)一批支援者,來幫助人們解決煩惱。
與此同時,部分地市的社區(qū)和組織通過定期舉辦社區(qū)活動和上門探訪,增強老年人與社區(qū)之間的聯系。如大阪府豐中市實施一項名為“關愛到戶”的志愿活動,志愿小組由按區(qū)域選拔出的居民志愿者以及政府指派的民生委員構成,他們會地毯式走訪該地所有住戶,為他們提供幫助。東京立川的大山團地住宅區(qū),曾接連發(fā)生“孤獨死”事件,居民由此發(fā)起“鄰里守望活動”,創(chuàng)建180個不同類型的小組,如插花小組、卡拉OK小組等,為當地居民提供交流平臺,恢復友好鄰里關系。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則與新聞、燃氣、電力、自來水等企事業(yè)單位簽訂協議,一旦這些單位發(fā)現老年用戶繳費異常,需第一時間通知當地福祉機構登門確認。
近年,年輕人“孤獨死”現象愈演愈烈。這背后是日本一些年輕人正逐漸與社會隔絕,陷入“自我忽視”狀態(tài),逐漸失去生活的能力和動力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很多日本民眾不善于也不愿意尋求外界幫助。日本廣播協會曾對約1400個城市的援助機構發(fā)起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,“當事人拒絕我們的幫助”是支援工作難以開展的最大原因,71%的機構都遇到過這一障礙。
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 豐
《生命時報》 2024-08-02 第1821期 第4版
日本法律中沒有對“孤獨死”進行明確定義,東京都監(jiān)察醫(yī)務院將其定義為在自殺或死因不明等異常死亡事件中,于自家死亡的獨居者。日本《東洋經濟》周刊2022年12月報道稱,20世紀中期以來,日本有更多人期望擺脫血緣、地緣等傳統紐帶束縛,向往一個人能獨立生存的社會。其間,人際關系形態(tài)開始發(fā)生變化。20世紀90年代,日本男性和女性的終身未婚率首次超過5%。與此同時,工業(yè)化迅速發(fā)展,雖然政府在城郊建了大量的集合住宅區(qū),但社區(qū)居民的后代仍不斷遷往城市中心,留下許多老人獨守空巢。
20年前,千葉縣松戶市常盤平成為第一個有居民“孤獨死”的社區(qū)。當時,一名男子在公寓中死亡,且三年都未被發(fā)現。由于他的房租和賬單都開通了自動支付功能,一直到積蓄耗盡,人們才注意到他的死亡。2004年,當地居民自發(fā)開展“零孤單死”運動,并在社區(qū)中安裝帶傳感器的監(jiān)測設備,以評估住戶的出行是否正常。
2007年,日本政府圍繞預防“孤獨死”開展長期調查研究,并在2021年首次設立“孤獨·孤立對策擔當大臣”和“孤獨·孤立對策擔當室”,不僅制定了相關政策法案,還通過與社區(qū)、企業(yè)和組織合作,建立援助系統。2024年4月起,日本政府將孤獨、孤立問題定為“社會全體課題”,并開始實施《孤獨、孤立對策推進法》,規(guī)定地方政府有義務設立由支援團體組成的地區(qū)委員會,在各地培養(yǎng)一批支援者,來幫助人們解決煩惱。
與此同時,部分地市的社區(qū)和組織通過定期舉辦社區(qū)活動和上門探訪,增強老年人與社區(qū)之間的聯系。如大阪府豐中市實施一項名為“關愛到戶”的志愿活動,志愿小組由按區(qū)域選拔出的居民志愿者以及政府指派的民生委員構成,他們會地毯式走訪該地所有住戶,為他們提供幫助。東京立川的大山團地住宅區(qū),曾接連發(fā)生“孤獨死”事件,居民由此發(fā)起“鄰里守望活動”,創(chuàng)建180個不同類型的小組,如插花小組、卡拉OK小組等,為當地居民提供交流平臺,恢復友好鄰里關系。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則與新聞、燃氣、電力、自來水等企事業(yè)單位簽訂協議,一旦這些單位發(fā)現老年用戶繳費異常,需第一時間通知當地福祉機構登門確認。
近年,年輕人“孤獨死”現象愈演愈烈。這背后是日本一些年輕人正逐漸與社會隔絕,陷入“自我忽視”狀態(tài),逐漸失去生活的能力和動力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很多日本民眾不善于也不愿意尋求外界幫助。日本廣播協會曾對約1400個城市的援助機構發(fā)起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,“當事人拒絕我們的幫助”是支援工作難以開展的最大原因,71%的機構都遇到過這一障礙。
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>>
- [事件]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(yī)04-12
- [事件]放低語速有技巧04-12
- [事件]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(fā)怒04-12
- [事件]“先菜后飯”并非人人適合04-11
- [事件]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-11
- [事件]豆豉是天然味精04-11
- [事件]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-10
- [事件]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-10
最新文章
- [事件]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(yī)04-12
- [事件]放低語速有技巧04-12
- [事件]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(fā)怒04-12
- [事件]“先菜后飯”并非人人適合04-11
- [事件]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-11
- [事件]豆豉是天然味精04-11
- [事件]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-10
- [事件]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