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《別有病》網站

bybcn
別有病首頁>>原創(chuàng)>> 書評>> 精讀黃帝內經大奇論篇第四十八

精讀黃帝內經大奇論篇第四十八

byb.cn
[書評] 作者 :XJ 日期:2013-5-13 06:25
【分頁導航】


  【原文


  肝滿、腎滿、肺滿皆實,即為腫。

 

  肺之雍,喘而兩胠滿;肝雍,兩胠滿,臥則驚,不得小便;腎雍,腳下至少腹?jié)M,脛有大小,髀胻大跛,易偏枯。

 

  心脈滿大,癎瘈筋攣;肝脈小急,癎瘈筋攣;肝脈驚暴,有所驚駭,脈不至若瘖,不治自己。腎脈小急,肝脈小急,心脈小急,不鼓皆為瘕。

 

  肝腎并沉為石水,并浮為風水,并虛為死,并小弦欲驚。腎脈大急沉,肝脈大急沉,皆為疝。心脈搏滑急為心疝。肺脈沉搏為肺疝。

 

  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。二陰急為癎厥,二陽急為驚。

 

  脾脈外鼓沉為腸澼,久自已。肝脈小緩為腸澼,易治。腎脈小搏沉,為腸澼下血,血溫身熱者死。心肝澼亦下血,二臟同病者可治。其脈小沉澀為腸澼,其身熱者死,熱見七日死。

 

  胃脈沉鼓澀,胃外鼓大;心脈小堅急,皆膈偏枯。男子發(fā)左、女子發(fā)右,不喑舌轉可治,三十日起。其從者暗三歲起,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。


  【點評本段重點解讀病態(tài)的脈相形成的原因


  ①喘而兩胠滿:胠[qū],肋下。


 ?、?strong>髀胻大跛:胻[héng](骨行),足脛

  ③癎瘈筋攣,[xián],指的就是癲癇病;[chì],指痙攣狀。


 ?、?strong>脈不至若瘖,[yīn],同“喑”,指嗓子啞。


 ?、?strong>不鼓皆為瘕,[jiǎ],人腹中的寄生蟲團塊

  ⑥肝腎并沉為石水,石水,疝瘕類病證?!夺t(yī)門法律·水腫論》:“石水,其脈自沉,外證腹?jié)M不喘,”“以其水積胞中,堅滿如石,不上大腹,適在厥陰所部,即少腹疝瘕之類也?!?


  ⑦并浮為風水,風水,風水作為水腫類疾病中一個獨立的疾病,特指現(xiàn)代醫(yī)學所講的腎源性水腫并伴有:(1)新近由外感引起,病程短。(2)或有外感癥狀者。(3)或有肺系癥狀者。具備三項中任意一項的水腫均屬風水。其他性質的水腫不在此范疇。


 ?、?strong>心脈搏滑急為心疝,心疝[[shàn] ],心病名。諸疝分類中之一種。出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。多因心經為寒邪所襲而發(fā)。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二十:“疝者痛也,。由陰氣積于內,寒氣不散,上沖于心,故使心痛,謂之心疝也。其痛也,或如錐刀所刺,或陰陽而痛,或四支逆冷,或唇口變青,皆其候也。”


 ?、?strong>肺脈沉搏為肺疝,肺疝(pulmonary hernia)是肺組織通過局部薄弱處突出到胸腔范圍以外所形成的一種疾病,其發(fā)病原因與先天性發(fā)育異常和后天性損傷有關。先天性肺疝常伴有肋骨或脊椎畸形腭裂、唇裂等先天性畸形,疝出部位包括頸部、縱隔、胸壁和膈肌,其中以頸部和胸壁最常見,癥狀多不明顯,常誤診為寒性膿腫皮下氣腫及頸靜脈瘤等。


 ?、?strong>三陽急為瘕,三陰急為疝。二陰急為癎厥,二陽急為驚
  三陽,指太陽經
  三陰,指太陰經
  二陰,指少陰經
  二陽,指陽明經


  11脾脈外鼓沉為腸澼,腸[pì],中醫(yī)古病證名,大便膿血之病證,可見于痢疾、(潰瘍性結腸炎)、痔漏等腸道疾病。


  12不喑舌轉可治,,指嗓子不啞,意指說話正常;


  13其從者暗三歲起,從者,隨從,這是和前面那個主相對應的,本文是指“男子發(fā)左、女子發(fā)右”為主,而“男子發(fā)右、女子發(fā)左”即為從。


  【整段翻譯


  肝經、腎經、肺經脹滿者,其脈搏必實,當即發(fā)為浮腫。


  肺脈壅滯,則喘息而兩脅脹滿。肝脈壅滯,則兩脅脹滿,睡臥時驚惕不安,小便不利。腎脈壅滯,則脅下至少腹部脹滿,兩側脛部粗細大小不同,患側足脛腫大,活動受限,日久易發(fā)生偏枯病。


  心脈滿大,是心經熱盛,耗劫肝陰,心神被傷,筋脈失養(yǎng),故易發(fā)生癲癇、抽搐及筋脈拘攣等癥。肝脈小急,是肝血虛而寒滯肝脈,血不養(yǎng)心,筋脈不利,也能出現(xiàn)癲癇、抽搐和筋脈拘攣。肝脈的搏動急疾而亂,是由于受了驚嚇,如果按不到脈搏或突然出現(xiàn)失音的,這是因驚嚇一時氣逆而致脈氣不通不需治療,待其氣通即可恢復。腎、肝、心三脈細小而急疾,指下浮取鼓擊不明顯,是氣血積聚在腹中,皆當發(fā)為瘕病。


  腎脈和肝脈均見沉脈,為石水病;均見浮脈,為風水病;均見虛脈,為死癥;均見小兒兼弦之脈,將要發(fā)生驚病。腎脈沉大急疾,肝脈沉大急疾,均為疝病。心脈搏動急疾流利,為心疝;肺脈沉而搏擊于指下,為肺疝。


  太陽之脈急疾,是受寒血凝為瘕;太陰之脈急疾,是受寒氣聚為疝;少陰之脈急疾,是邪乘心腎,發(fā)為癇厥;陽明之脈急疾,是木邪乘胃,發(fā)為驚駭。


  脾脈見沉而又有向外鼓動之象,是痢疾,為里邪出表的脈象日久必然自愈。肝脈小而緩慢的,為痢疾邪氣較輕,容易治愈。腎脈沉小而動,是痢疾,或大便下血,若血熱身熱,是邪熱有余,真陰傷敗,為預后不良的死癥。心肝二臟所發(fā)生的痢疾,亦見下血,如果是兩臟同病的,可以治療,若其脈都出現(xiàn)小沉而澀滯的痢疾,兼有身熱的,預后多不良,如連續(xù)身熱七天以上,多屬死癥。


  胃脈沉而應指澀滯,或者浮而應指甚大,以及心脈細小堅硬急疾的,都屬氣血隔塞不通,當病偏枯半身不遂。若男子發(fā)病在左側,女子發(fā)病在右側,說話正常,舌體轉動靈活的,可以治療,經過三十天可以痊愈。如果男病在右,女病在左,說話發(fā)不出聲音的,需要三年才能痊愈。如果患者年齡不滿二十歲,此為稟賦不足,不出三年就要死亡。
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