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《別有病》網站

bybcn
別有病首頁>>原創(chuàng)>> 書評>> 精讀黃帝內經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

精讀黃帝內經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

byb.cn
[書評] 作者 :XJ 日期:2013-9-30 10:06
【分頁導航】

 

  【原文

 

  帝曰:逆四時而生亂氣,奈何?

 

  岐伯曰:春刺絡脈,血氣外溢,令人少氣;春刺肌肉,血氣環(huán)逆,令人上氣。 春刺筋骨,血氣內著,令人腹脹。

  夏刺經脈,血氣乃竭,令人解(亻亦); 夏刺肌肉,血氣內卻,令人善怒;夏刺筋骨,血氣上逆,令人善怒。

  秋刺經脈,血氣上逆,令人善忘;秋刺絡脈,氣不外行,令人臥不欲動;秋刺筋骨,血氣內散,令人寒栗。

  冬刺經脈,血氣皆脫,令人目不明;冬刺絡脈,內氣外泄,留為大痹;冬刺肌肉,陽氣竭絕,令人善忘。

 

  凡此四時刺者,大逆大病,不可不從也;反之,則生亂氣,相淫病焉。

  故刺不知四時之經,病之所生,以從為逆,正氣內亂,與精相薄,必審九候,正氣不亂,精氣不轉。

 

  帝曰:善。刺五臟,中心一日死,其動為噫;

  中肝五日死,其動為語;

  中肺三日死,其動為咳;

  中腎六日死,其動為嚏欠;

  中脾十日死,其動為吞。

  刺傷人五臟必死,其動則依其臟之所變,候知其死也。

 

 

  【點評】本段重點解讀在四季運用針刺法不當的后果,以及刺中五臟的后果

 

  與精相薄

  ,通"迫”。迫近;接近

 

  其動為噫

  ,變動,此指臨床的癥狀。

  ,噫氣[yī qì]飽食或積食后,胃里的氣體從嘴里出來并發(fā)出聲音

 

  【整段翻譯

 

  黃帝道:針刺違反了四時而導致氣血逆亂是怎樣的?

 

  岐伯說:春天刺絡脈,會使血氣向外散溢,使人發(fā)生少氣無力;春天刺肌肉,會使血氣循環(huán)逆亂,使人發(fā)生上氣咳喘;春天刺筋骨,會使血氣留著在內,使人發(fā)生腹脹。

  夏天刺經脈,會使血氣衰竭,使人疲倦懈惰;夏天刺肌肉,會使血氣卻弱于內,使人易于恐懼;夏天刺筋骨,會使血氣上逆,使人易于發(fā)怒。

  秋天刺經脈,會使血氣上逆,使人易于忘事;秋天刺絡脈,但人體氣血正直內斂而不能外行,所以使人陽氣不足而嗜臥懶動;秋天刺筋骨,會使血氣耗散與內,使人發(fā)生寒戰(zhàn)。

  冬天刺經脈,會使血氣虛脫,使人發(fā)生目視不明;冬天刺絡脈,則收斂在內的真氣外泄,體內血行不暢而成"大痹”;冬天刺肌肉,會使陽氣竭絕于外,使人易于忘事。

 

  以上這些四時的刺法,都將嚴重地違背四時變化而導致疾病發(fā)生,所以不能不注意順應四時變化而施刺,否則就會產生逆亂之氣,擾亂人體生理功能而生病的呀!

  所以針刺不懂得四時經氣的盛衰和疾病之所以產生的道理,不是順應四時而是違背四時變化,從而導致正氣逆亂于內,邪氣便與精氣相結聚了。一定要仔細審察九侯的脈象,這樣進行針刺,正氣就不會逆亂了,邪氣也不會與精氣相結聚了。

 

  黃帝說:講得好!如果針刺誤中了五臟,刺中心臟一天就要死亡,其變動的癥狀為噫氣;

  刺中肝臟五天就要死亡,其變動的癥狀為多語;

  刺中肺臟三天就要死亡,其變動的癥狀為咳嗽;

  刺中腎臟六天就要死亡,其變動的癥狀為噴嚏和哈欠;

  刺中脾臟十天就要死亡,其變動的癥狀為吞咽之狀等。

  刺傷了人的五臟,必致死亡,其變動的癥狀也隨所傷之臟而又各不相同,因此可以根據它來測知死亡的日期。

 

搜索